2021xxmfnb 广州市天河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请填写本年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履行登记手续情况、理事会召开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开展承诺服务和信息公开活动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等。举办过面向社会的研讨会、论坛的还应当填写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情况。
2、表格填写限制1500字内,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档在此表下方的“其他说明”处上传文件。
3、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2年年度工作计划简要(限1500字)
(请填写本年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履行登记手续情况、理事会召开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及开展扶贫工作情况。举办过面向社会的研讨会、论坛的还应当填写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情况。)
为了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2021年,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举办和引进了4个临时展览,丰富了展陈,也在历史和自然领域为观众带来文化盛宴:1月-12月,在广场1层东北庭推出“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动物标本展,通过系列动物标本、自然艺术景观、科普图文相结合,呈现了野性北美落基山脉生物群展区、“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马达加斯加的精灵:环尾狐猴”和“萌宠小熊猫”四大主题场景,生动再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1月1日至今,在广场5层推出化石展——“梅杜莎角龙和它的远古朋友们”,观众可以一览梅杜莎角龙的全貌以及10件最新征集的珍稀史前生物化石。5月1日至今,在广场4层中庭连廊推出“野性城市——非洲动物标本展”,展示了40余只生动逼真的非洲动物标本。12月3日至12月18日,在广场4层中庭推出建党100周年特别展览“红色印迹 羊城烽火——广州革命史迹图片展”,呈现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广大革命群众开展艰苦斗争、争取独立解放的“红色故事”。 在发掘馆藏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博物馆持续开发不同主题类型的活动,自然探索系列课程已开设6大系列80余门课程(截至2021.12),包括“恐龙主题”、“地质主题”、“古海洋主题”、“太空主题”、“哺乳动物主题”和“节假日系列”,深受孩子的喜爱和好评。博物馆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专享科普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且不断创新:春节首次尝试与专业戏剧团合作,创设儿童科普剧《恐龙寻亲记》;5月,邀请客座研究员邢立达教授开展大型公益讲座《走进真正的侏罗纪公园》;承办2021天河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及科普嘉年华活动;与广东科学中心合作举办“科学之夜”活动;10月,邀请孙维新馆长开展珠江科学大讲堂:《迈向太空——工作和休闲在地球之外》大型公益讲座;暑期、国庆期间,博物馆将恐龙与机械编程、剪纸艺术、音乐、天文等相结合,跨界开发多样化科普活动“暑期童玩计划”、“太空博物计划”,首次与高校戏剧团合作打造《一只恐龙的飞天梦》科普剧和《在广场偶遇恐龙》快闪秀;也与美术结合,举办136场古生物写生,逾两千人参与;12月,协办格致论道·湾区第14期大湾区科学论坛系列活动,和大众一起分享和探讨《跨越时空的讯号》;此外,积极参与科普进校园、社区活动,参与观众近千人,大大加强了博物馆教育的影响力。今年第38个国际盲人日,还推出“换个角度看世界”非视觉项目,为视障人士带来“可触摸的博物馆”新参观方式。截止至2021.12.31,博物馆本年度共开展教育活动731场(不含讲解),受众人群超47万人次。 不仅如此,博物馆在线上各平台不断进行云互动,通过科普文、视频、音频、直播等多种方式活跃,不断输出博物馆科普和活动,连续于2021年四个季度荣登中国博物馆热搜榜十大自然类博物馆Top 10的行列。同时为了更广泛地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微信公众号开发新科普栏目:《它说》、《我想上太空》等;2021年,新华号发布科普展览资讯达58篇,总浏览量达972w人次;抖音发布科普短视频达158篇,总浏览量达525.3w人次。 2021年展览总宣传主要通过视频、软文、图片、广播、KOL口碑等方式进行,涉及媒体包括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等共35家媒体,其中包括1家平面媒体、18家网络媒体、7家APP客户端、9个微信公众大号参与报道,总覆盖人群超过100万。 2021年,博物馆文创也有新尝试,首款牛年文创拼图,以梅杜莎角龙的卡通形象为切入点,结合牛年春节设计的观众喜爱,又能让亲子家庭共同参与的互动游戏。接下来,博物馆将积极与同行交流,争取开创更多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