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3年年度工作计划简要(限1500字)
(请填写本年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履行登记手续情况、理事会召开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及开展扶贫工作情况。举办过面向社会的研讨会、论坛的还应当填写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情况。)
2022年广州市恒泽社会服务中心承接了第九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该项目是为回应现社区养老边缘长者的疾病多发、社会隔离等问题,而进行。“医家养”社区医疗支持养老服务项目由广州市恒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22年7月开始在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落地实施,主要针对边缘长者面临身体机能渐弱以及缺乏家人亲属陪伴、情感孤独的生活而产生对生命、对死亡的害怕、畏惧的负面情绪而开展服务。通过打造“社工辅导 居家医养 志愿服务”的闭环式服务,全面了解长者个体情况,优化服务提供的第一步,明确边缘长者的照顾及服务需求;透过心理建设及服务跟踪,提升边缘长者居家生活能力和质量;通过开展精神慰藉、社区活动等服务,增强边缘长者晚年生活的丰富性,缓解边缘长者生活压力。项目共投入2名工作人员,共开展23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义诊、志愿服务等类型的社区活动,老人建档80个,累计服务人次超过1339次,覆盖华洲街小洲、龙潭、土华三个社区。项目邀请资深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作为项目督导,为项目人员提供专业的能力建设培训,提升项目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提升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截止到目前,已为项目服务人员提供24小时的督导。对外,利用各类机构、公益项目等培训资源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先后参加了“拔节计划”能力建设培训主题的培训。对内,通过定期的内部学习,进行不同主题的学习,例如《老年人服务管理》等,内部学习时数超过8小时。推动卫生医疗服务在养老领域的延伸,探索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整合型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让居家养老有“医”靠。居家养老的老人中,部分老年人面对“两慢病”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不强,致使家庭医生无法动态掌握患者血压、血糖数据,也使不少“两慢病”智能化预警服务无法形成常态管控。也有部分老人是因为疫情、出门不便等原因的影响,就医是有困难的。项目的实施有效整合医疗资源,通过动医务人员,为长者提供上门健康评估、巡诊、送药上门,慢病管理等服务,让长者在家中也能享受到便利的医养结合服务。在项目服务周期内,项目工作人员积极链接相关资源,共开展23场活动,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疾病预防及宣教活动、志愿者社区宣传活动、长者生日会、健康知识讲座等,累计服务超1339人次,联动龙潭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华洲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华洲街80名长者进行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依据长者个人情况,提供慢病管理、预约服务,每月为80名长者提供上门巡诊服务,社工每周对长者进行电访,了解长者身体情况并为长者提供心理支持。另外,项目社工积极联动华洲街龙潭社区卫生服务站、华洲街龙潭社区居委会、华洲街社工站、华洲街颐康中心等资源主体共同参与项目服务;同时,链接深圳市新起点健康管理公司开展线上问诊服务,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线上问诊服务。后来受疫情影响,社区服务难以开展。在10月底至12月期间,龙潭村是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人员不能正常流动,项目未能开展社区宣传活动,导致项目的知晓度可能较低;同时,社区长者接受服务受阻。针对这个问题,项目运营团队通过多种方式与长者建立联系,根据长者的实际需求,为有需要的社区长者提供送药上门、送物上门等服务。结合未能开展线下服务的情况,项目运营团队将线下服务转变为线上服务,开展项目宣传及知识普及服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为有需要的高龄、独居等长者提供上门矢疗、康复、健康管理、心理慰藉、线上诊疗等服条,建立起医疗上门服务流程。我们也希望借助项目的力量,探索一条基层医疗线上诊疗服务模式。接下来,恒泽机构将会开展更多此类型活动,提升社区长者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建立文明、健康、阳光的社区生活不断努力。
2022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 字数限制在1500字之内。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