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xxstnb
广州市天河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欢迎光临广州市天河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社会组织业务办理登录
|
加入收藏
广州市天河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广州市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4年度
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5年5月20日
单位名称:
广州市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登记证号:
123456
成立时间:
2019-08-21
性 质:
社会团体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分支机构
代表机构
办事机构
实体机构
党组织建设情况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2024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
会费
举办公益慈善活动情况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法律法规规章中明确规定的职能
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事项
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情况
举办研讨会、论坛、讲座、报告会的情况
评比表彰
创建示范活动
达标活动
举办培训、职称评审、认证、鉴定等活动的情况
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意见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接受境外捐赠(含募捐)情况
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服务性收费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群团工作情况)简要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
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党建促进平台,打造线上 “善” 社区平台。多方党支部联动,如在车陂涌治理中,龙舟党小组与民间河长服务队发挥关键作用,1300 余名民间河长参与巡河,车陂涌治理成标杆。开展 86 场党史教育活动,涵盖进社区、青少年宣讲、邮票展等形式。 二、开展中小学非遗普及公益活动 2022年-2024年,在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天河区教育局、天河区文化馆的指导下,天河区政协同舟基金的支持下,天河区非遗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成效显著。 天河民协联合省、市、区非遗传承人,依据学校特色引入项目,开发专属课程,从学生视角出发,增强其对非遗的认知与参与度,提升综合素养,使非遗文化内核深入人心,融入校园生活与精神世界,推动了文化传承。活动期间,更创新性开展“育龙计划”校际龙舟赛,增添活动活力。 目前,活动共开展超过300场非遗课程,直接受益约15000人,传播覆盖超50万人次,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赋予非遗持久生命力,成功将众多非遗项目带入校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扎根,为非遗传承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承办“冼村杯”第七届天河狮王争霸赛 在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天河区文联的指导下,天河民协联同天河龙狮运动协会、冼村平安促进会共同承办“冼村杯”第七届天河狮王争霸赛。赛事联合各方力量大胆创新,将传统醒狮与时尚潮流元素融合,推出街舞醒狮、LED 灯光狮等新颖形式,同时积极拓展醒狮健身操、文创产品等领域,让古老文化焕发新活力,有效提升了比赛趣味性与观众参与度,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媒体的广泛报道更是扩大了赛事影响力,据统计,本届赛事获央媒报道3次、省媒报道27次、登录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3次,新媒体直播观看人数达100万+,相关话题流量超3000万+,全网曝光量超 7000 万+,极大地提升了天河狮王争霸赛的品牌知名度,为传统龙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也为后续赛事承办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与决心。天河民协将继续秉持初心,在天河区文联的坚强领导下,沿着“一带一路”铺就的文化交流之路奋勇前行。持续深化社群联合模式,不断拓展非遗民俗活动的广度与深度,让每一项传统技艺都成为天河区闪亮的文化名片,吸引全球目光聚焦于此,真正将天河区雕琢成大湾区文化交流的璀璨明珠和世界文化传承与合作的楷模之地。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扶持体系,为民间文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使岭南文化在新时代浪潮中奔涌不息,为广州在实现“四个新出彩”征程中贡献坚实的文化力量,创造协会发展新的辉煌篇章。展望2025年: 天河民协将致力于通过联合社群参与,以天河区为基点活化非遗民俗活动项目,联动政社企各界共同构建社会企业服务平台,从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合作与发展。致力将天河区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民间文艺活动交流中心,成为全球联动的文化传承与时尚合作范本的展示窗口。 1、继续结合各学校的传统文化特色及艺术工艺坊,引入适合学校的国家、省、市、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站在中小学生的视角,制定适合校园的非遗文化普及课程,增强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感、参与度,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艺术鉴赏,了解各项目的文化内核,让非遗文化扎根在学校、注入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2、继续组建形成专业服务梯队。通过社工专业培训课程,提升专业素养;并通过团体督导、个人督导的社会工作指导手法培育在地服务团队。最终形成专业社工队伍+专业志愿者队伍的服务梯队矩阵。 3、继续打造品牌活动成体系。继续深挖龙舟文化、乞巧中元文化等特色文化,与端午、乞巧、中元等重要节庆结合,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学校等资源开展非遗普及课项目。 4、继续完善信息发布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挥信息发布、文化推介、阵地宣传、信息互联等功能。不断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各个栏目和专辑的设计,以实现通过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就能全方面了解天河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民间文艺活动交流中心的宣传作用。
2024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群团工作情况,限1700字):
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党建促进平台,打造线上 “善” 社区平台。多方党支部联动,如在车陂涌治理中,龙舟党小组与民间河长服务队发挥关键作用,1300 余名民间河长参与巡河,车陂涌治理成标杆。开展 86 场党史教育活动,涵盖进社区、青少年宣讲、邮票展等形式。 二、开展中小学非遗普及公益活动 2022年-2024年,在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天河区教育局、天河区文化馆的指导下,天河区政协同舟基金的支持下,天河区非遗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成效显著。 天河民协联合省、市、区非遗传承人,依据学校特色引入项目,开发专属课程,从学生视角出发,增强其对非遗的认知与参与度,提升综合素养,使非遗文化内核深入人心,融入校园生活与精神世界,推动了文化传承。活动期间,更创新性开展“育龙计划”校际龙舟赛,增添活动活力。 目前,活动共开展超过300场非遗课程,直接受益约15000人,传播覆盖超50万人次,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赋予非遗持久生命力,成功将众多非遗项目带入校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扎根,为非遗传承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承办“冼村杯”第七届天河狮王争霸赛 在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天河区文联的指导下,天河民协联同天河龙狮运动协会、冼村平安促进会共同承办“冼村杯”第七届天河狮王争霸赛。赛事联合各方力量大胆创新,将传统醒狮与时尚潮流元素融合,推出街舞醒狮、LED 灯光狮等新颖形式,同时积极拓展醒狮健身操、文创产品等领域,让古老文化焕发新活力,有效提升了比赛趣味性与观众参与度,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媒体的广泛报道更是扩大了赛事影响力,据统计,本届赛事获央媒报道3次、省媒报道27次、登录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3次,新媒体直播观看人数达100万 ,相关话题流量超3000万 ,全网曝光量超 7000 万 ,极大地提升了天河狮王争霸赛的品牌知名度,为传统龙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也为后续赛事承办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与决心。天河民协将继续秉持初心,在天河区文联的坚强领导下,沿着“一带一路”铺就的文化交流之路奋勇前行。持续深化社群联合模式,不断拓展非遗民俗活动的广度与深度,让每一项传统技艺都成为天河区闪亮的文化名片,吸引全球目光聚焦于此,真正将天河区雕琢成大湾区文化交流的璀璨明珠和世界文化传承与合作的楷模之地。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扶持体系,为民间文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使岭南文化在新时代浪潮中奔涌不息,为广州在实现“四个新出彩”征程中贡献坚实的文化力量,创造协会发展新的辉煌篇章。展望2025年: 天河民协将致力于通过联合社群参与,以天河区为基点活化非遗民俗活动项目,联动政社企各界共同构建社会企业服务平台,从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合作与发展。致力将天河区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民间文艺活动交流中心,成为全球联动的文化传承与时尚合作范本的展示窗口。 1、继续结合各学校的传统文化特色及艺术工艺坊,引入适合学校的国家、省、市、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站在中小学生的视角,制定适合校园的非遗文化普及课程,增强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感、参与度,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艺术鉴赏,了解各项目的文化内核,让非遗文化扎根在学校、注入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2、继续组建形成专业服务梯队。通过社工专业培训课程,提升专业素养;并通过团体督导、个人督导的社会工作指导手法培育在地服务团队。最终形成专业社工队伍 专业志愿者队伍的服务梯队矩阵。 3、继续打造品牌活动成体系。继续深挖龙舟文化、乞巧中元文化等特色文化,与端午、乞巧、中元等重要节庆结合,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学校等资源开展非遗普及课项目。 4、继续完善信息发布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挥信息发布、文化推介、阵地宣传、信息互联等功能。不断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各个栏目和专辑的设计,以实现通过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就能全方面了解天河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民间文艺活动交流中心的宣传作用。
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